首页 AI 正文

“美中人工智能脱钩”法案,能通过吗?

AI 2025-02-01 19

t01fa14b00f4e105ee9.jpg

经过读者提醒,才发现上篇介绍“美中人工智能脱钩”法案的文章竟然被屏蔽了,有点奇怪,不过这也给了我更多时间去研究这部法案的细节。

结论仍然是,这部法案的目标是让美国和中国在AI领域全面脱钩。

首先是,AI技术和知识产权无法再双向流动。对“技术”和“知识产权”的定义相当宽泛,例如“技术”的范围涵盖了AI芯片和任何支持AI的设备、工具、软件和硬件,这基本上是支持AI的全部技术要素。未来,中企去美国、美企来华设AI相关的研发中心将变成违法行为,面临刑事责任和巨额罚款。

其次,是叫停中美之间的AI“研发”合作。历史上看,中美在机器学习、计算机视觉、自然语言处理等AI子领域的合作曾经是非常紧密的。NeurIPS、ICML、CVPR、ACL 等国际顶级AI会议上,中美两国研究人员联合署名的成果十分常见。但这种状况在2018年后几乎完全逆转,现在基础研究层面双方合作已所剩无几,商业合作受到的限制也越来越多。法案故意把“研发”定义得异常抽象和宽泛,实际上涵盖了从基础科研到商业研发的方方面面。其导致的后果是:

(1)所有在中国境内从事AI创新研发活动的美国公民和美国绿卡都得撤出来;

(2)就算是在中国以外,美国公民和美国绿卡也不能跟中国的AI研究机构、中国公司工作或跟他们有任何合作。否则最高罚100万美元,并且取消所有联邦合同、补助和许可证。最极端的是,这里的“中国公司”不仅包括中国境内公司,还包括了中国公司的美国子公司和在其他国家的子公司。这个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所有美国公民、美国绿卡(包括拿了绿卡、但还没换掉中国护照的中国公民),都不能再给中国在美国的子公司打工了。

(3)所有美国大学、实验室、研究机构、研发中心、公司都不能在中国境内从事AI研发(这意味着微软在中国的研究院要彻底关掉),在中国以外也不能和中国的AI研究机构和公司有任何合作,否则罚一亿美元,并取消所有联邦合同、补助和许可证。

第三,是切断美国对中国AI的投资。财政部去年10月已经禁止或限制美国个人或公司投资特定的中国AI领域,但不包括购买这些公司公开交易的股票和证券;美国人不能购买在“中国军工复合体企业”清单(NS-CMIC)上的公司的股票和证券,但不在清单上的AI公司不受影响。Hawley的法案直接禁止了美国对中国AI的全部投资,包括购买公开交易的股票和证券。法案将会迫使美国资本市场和中国AI公司彻底切割,以后别说去美国上市,从美国过去一分钱都犯法,最高能罚100万美元、判20年。

毫无疑问,法案的内容是非常极端的,那么它通过成法的可能性有多大?Hawley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么一个“掀桌子”的AI法案?

首先,他是典型的保守派、共和党极右翼、强硬的反华派,任内推动了《2021年COVID-19起源法案》等一连串的反华立提案,所以只要有显示对华强硬的机会,他都愿意抓住。其次,他对美国的技术和知识产权流入中国持有强烈的关切,早在2019年的时候就曾提出了《中国技术转移限制法案》,AI脱钩法案关于禁止知识产权和技术双向流动的部分,就是从这个2019年法案里移植过来的。最后,DeepSeek以及所谓“模型蒸馏”侵犯知识产权等争议,显然让他看到了一个机会,可以借势推动自己青睐的立法议程。

3月中旬,国会要过2025财年联邦拨款法案,这个“must pass bill”会是个捆绑机会,是Hawley法案的一个潜在快速通道,可以绕开正常的国会立法程序。我们不能忘记,过去几年,太多离谱的涉华法案是以这种“搭便车”的形式通过。如果无法塞到这个必过法案,而是走参院-众院-总统签署的正常程序,估计难度会比较大,或者至少会有很多的改动。

法案在国会的前景和白宫的态度也密切相关。Hawley和川普的关系还可以,应当能被归入MAGA阵营,尤其是2021年1月6日国会骚乱前,他是第一个站出来宣布反对认证选举人票的参议员,还在国会大厦前向抗议者挥拳致意,这给他赢得了不少川普和MAGA的好感。但他又不属于川普核心的圈子,不像Jim Jordan那样绝对忠诚,在一些事情上甚至和川普唱反调。川普是否会支持Hawley这个法案,仍然是个未知数。

过去一周,美国围绕DeepSeek的政策辩论仍在继续,现在似乎正回归理性和事实。一些技术理想主义者公开表达和国家安全派、国防科技派不同的观点,强调美国AI公司要更多看到自己的问题,靠创新而不是美国政府的庇护而保持领先;美国的当务之急是破除束缚创新的繁复监管,而不是忙着去制裁别人。哈佛大学教授Graham Allison在X上提出一个灵魂问题:为什么DeepSeek的核心工程师潘子正2023年10月还在英伟达工作,但选择回中国加入了一家初创公司而不是留在美国,美国的签证和移民政策为留住AI人才创造好的条件了吗?

问题在于,这些观点和反思,白宫国安会、商务部等部门听进去了多少,特别是川普怎么想。从川普对DeepSeek的表态看,总体上还是认为对美国AI发展是积极的,强调美国公司自己要争气。今天,他要在白宫会见黄仁勋,这可能会是一次对美国科技政策十分重要的会面,两个人要交流的太多了,比如H20要不要限制、AI扩散框架要不要取消、怎么处理DeepSeek等等。黄仁勋好像还雇了川普第一任期时候的国家安全顾问Robert O"brien帮助游说放松出口管制。

未来一段时间,天平会倒向哪一边,美国在AI领域会对中国出什么招,可能很快变得明朗。但如果美国还是在由聪明人在掌舵,Hawley这样的法案不应该得逞。技术的进步取决于人才和创新活力。DeepSeek的成功,本质上是激发创新的组织和文化的成功,是一群有才华和热情的中国工程师的成功,是开放开源、聚全球AI社区智慧为我所用的成功。这让人想起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美国取代英国纺织机械技术霸主地位的历史。英国首先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,18 世纪最后几十年,英国议会出台严格的法律,对这些纺纱机相关的技术、设备施加了严格的出口管制,禁止掌握纺织制造专业知识的工人移民,禁止外国人进入英国的纺织工厂,竭尽全力维护英国纺织制造业的领先地位。

但后来的事实证明,即便远不如现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流通便利,即便英国对机械设备和人才进行了严格的管控,要封锁住人们脑子里的知识还是很难。人才、技术和知识很快以各种形式从封闭的英国扩散到保持开放、来者不拒的美国,催生了美国全新的纺织制造业体系。美国很快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纺织制造头号强国。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曾经发问:如果英国当初没有选择因害怕被超越而封闭自己,美国还能赶上来吗?技术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,到底维护了国家安全,还是成为了一种事实上的自废武功?

历史循环往复,太阳照常升起,希望我们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。

文章仅做学术探讨和市场研究交流使用,相关判断不代表任何公司或机构立场,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。《美中人工智能能力脱钩法案》中英文本、具体分析参见知识星球。

本文转自https://www.secrss.com/articles/75216

意大利下架中国人工智能应用DeepSeek
« 上一篇 2025-02-01
2024年认知领域十大新兴机构
下一篇 » 2025-02-04

文章评论